小小游戏网

像素级复刻争议背后:《灵兽大冒险》公测遇冷,《长安幻想》为何仍是玩家首选?

2025年8月7日,网易旗下竖版回合制战略级产品《灵兽大冒险》正式开启公测。这款以“休闲抓宠、轻松养成、自由交易”为特色的竖屏回合制新品,在首发当日引发玩家争议——大量玩家及行业观察者指出,其从核心玩法到视觉呈现,均与同赛道标杆产品《长安幻想》存在惊人的“像素级”相似,被戏称为“莞莞类卿”的模仿之作。

首发成绩单:《灵兽大冒险》与《长安幻想》谁更胜一筹?

作为同赛道产品,《长安幻想》与《灵兽大冒险》的首发表现,直观反映了市场对两者的接受度差异。

《长安幻想》2022 年 12 月 27 日首发时,凭借创新力一举打破回合制赛道格局:预约阶段便横扫 TAPTAP、B 站及主流安卓商店新品 / 预约榜榜首;预下载当日即登顶 App Store 免费游戏榜,拿下免费总榜第 2。公测首日更在大厂产品围剿中突围,冲至 App Store 免费总榜第 2、畅销游戏榜第 7,服务器因玩家涌入一度排队,官方紧急扩容并发放全服补偿,其战略级产品的市场号召力可见一斑。

而 2025 年 8 月 7 日公测的《灵兽大冒险》,则呈现出明显落差。尽管同期竞品竞争激烈,但其预下载表现已显乏力:仅获 TAPTAP 新品榜第 3、App Store 免费总榜第 30、免费游戏榜第 4。公测首日,其 App Store 最好成绩为免费总榜第 23、畅销游戏榜第 41。相较于大规模宣发投入,这样的市场反馈,被业内解读为玩家对其 “模仿者” 身份的冷静回应。

模仿争议:从“唐风美术”到“葫芦捉妖”,相似性争议频起

事实上,《灵兽》的相似性争议并非始于公测。早在内测阶段,就有回合资深玩家指出其战斗与经济体系沿用《大话西游》框架,而竖屏葫芦捉宠体验、灵兽进化体系、美术风格及UI布局则均与《长安幻想》高度重合,“换皮”嫌疑声渐起。公测后,玩家评论更直接 ——“完全照搬长安幻想”“十年回合套路反复用”,争议进一步发酵。

    竖屏回合赛道的追随者困境

《长安幻想》2022 年首发时,以首创竖版回合玩法颠覆行业认知。彼时回合制市场仍以横屏重度体验为主,而《长安》凭借单手持握、技能快捷释放的轻量化设计,精准适配移动端碎片化场景,在年底至春节档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。2024 年底二周年版本中,其进一步推出新门派流派、美术焕新及横竖屏自由切换功能,持续优化玩家体验。

作为后来者,《灵兽》同样选择竖屏回合赛道,主打单手持握、技能快捷释放的轻量化操作,贴合移动端碎片化娱乐需求,试图复制前者的成功路径。但玩家反馈显示,其竖屏体验未达预期:地图中 NPC 与灵兽密集分布,易导致误触;核心操作逻辑虽与《长安》相似,却缺乏差异化创新。从时间线看,《长安》已在竖屏赛道深耕近 3 年,在2024年底的二周年版本,《长安》宣布推出全新门派流派+美术焕新+横竖自由切换,为习惯不同游玩方式的玩家均提供了优化体验。《灵兽》若仅以 “模仿” 入局,显然已错失先发优势。

(对比图:左《灵兽》,右《长安》)

    视觉上的高度重合

玩家争议的焦点,更集中在直观的视觉呈现上。对比两者可发现,《灵兽》的主城界面、UI 布局、战斗场景存在明显的复用痕迹:主界面设计样式、点击特效位置、头像与灵宠展示排列、战斗选点样式等,均与《长安》高度相似;角色与灵兽的 Q 萌建模,其面部特征、体型比例几乎共用一套视觉模板。有玩家调侃:“若隐去游戏名称,几乎以为下载了盗版《长安幻想》。”

(对比图:左《灵兽》,右《长安》)

更关键的是,模仿并未带来同等品质。多数玩家对《灵兽》的模仿并不买账,指出游戏的角色与灵兽设计不符合审美预期,被直接评价为不如长安精致;技能特效拖沓简陋,甚至被戏称为“换色游戏”——“抄都没抄明白,连细节质感都差了一截”。这种缺乏原创性的设计,不仅削弱了产品辨识度,更让玩家感受到策划的敷衍与缺乏诚意,严重影响认可度与归属感。

(灵兽大冒险妖灵系统)

   核心玩法的加码

核心玩法层面,两款游戏均围绕妖灵(灵兽)的收集、养成展开,但《灵兽大冒险》的设计再次陷入争议。其呈现出的灵兽捕捉机制、获取途径、升级成长路径等底层设计与《长安》存在显著的趋同性。在收集上,通过葫芦捕捉灵兽的噱头与《长安》“葫芦捉妖、一人三宠”的卖点高度吻合,让后者玩家产生强烈既视感。

传统认知上,新游厂商本应在沿袭中实现优化。但玩家反馈显示《灵兽》的宠物养成路径更加繁杂,氪金点更多,获取神兽的难度也较《长安》更高。游戏中新增的仙器装备系统被指 “后期逼氪明显”,氪金点多于《长安幻想》,让零氪玩家 “失去长期玩下去的动力”;宣发中重点宣传的家园系统虽主打灵兽打工概念(类似《幻兽帕鲁》的玩法思路),但实际产出对游戏体验影响甚微,被评价为 “噱头大于实用”。

(左《灵兽》,右《长安》)

为何玩家首选《长安幻想》:定义者、领跑者与真诚陪伴者的三重优势

当《灵兽大冒险》作为网易进军竖版回合的 战略级产品,却因 “模仿” 引发争议时,恰恰反衬出《长安幻想》的行业价值 —— 从 “小众尝试” 到 “大厂追随”,其已成为竖版回合赛道的定义者、领跑者与真诚陪伴者。

2022 年《长安幻想》的出现,为回合制赛道注入新活力:竖屏轻量化操作重构了移动端回合体验,“一人三宠” 战斗体系丰富了策略维度,而后续的横竖屏切换、门派迭代等更新,持续推动品类进化。这种 “从 0 到 1” 的原创力,构建了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。在两年半的经营中,《长安》也已被逐步打磨为竖版回合赛道中的头部IP。文化传承层面,《长安》坚持“游戏即文化载体”,通过与敦煌博物馆、分水油纸伞、非遗川剧变脸、龙泉青瓷等合作,持续丰富新派国风内涵,并将非遗技艺以武器纹饰、战斗动作等形式精妙融入游戏内,形成独特的IP辨识度。玩家维系层面,《长安》始终以玩家需求为核心,通过线下玩家共研会、线上意见征集的方式倾听反馈,体现真诚的运营态度,累积了坚实的玩家基础与良好口碑。新门派、新妖灵、新联动上线,新交易机制、乘风计划等减负机制打磨,每一次游戏更新都直指玩家痛点,让游戏在细水长流的路上不断扎实精进。

也难怪玩家在对比《长安》与《灵兽》时,基本都对《长安幻想》持有肯定的态度。显然,市场从不拒绝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创新,但对缺乏诚意的“像素级复刻”,玩家自有清醒的判断。在竖版回合赛道,原创力与用户洞察,才是真正的“护城河”。


声明: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

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,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。